投稿方式
期刊详情
- 刊名:社会科学辑刊
- Social Science Journal
- 主办:辽宁社会科学院
- 周期:双月
- 出版地:辽宁省沈阳市
- 语种:中文
- 刊本:16开
- ISSN:1001-6198
- CN:21-1012/C
- 邮发代号:8-105
- 复合影响因子:0.492
- 综合影响因子:0.492
- 核心期刊:
- 期刊荣誉:
中文核心期刊(2011)
中文核心期刊(2008)
中文核心期刊(2004)
中文核心期刊(2000)
中文核心期刊(1992)
百种重点期刊
社科双效期刊
1920-193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中“夜”意象考察
作者: 孙玉生
关键字: “夜”意象 生成 审美 价值
摘要:在1920-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文本中,“夜”意象具有独特的生成原因、表现特征以及审美构成。这一文学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形态、作家的心理构成以及创作的思维机制有主要关系。“夜”作为复杂的审美客体给人以无尽的体验,死亡和恐惧、沉迷与罪恶、自省与思索、孤独与绝望以及温柔与慰藉,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意象群。“夜”意象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社会价值批判色彩。
上一篇:双重书写:显性与隐性的“他者”——《在北京最后的日子》中的中国形象分析
下一篇: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文学立场——鲁迅、张承志现代性文化心理阐释